散热器的作用是将固态继电器或模块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确保固态继电器或模块在有利条件下稳定可靠地工作,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毁损坏。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仅与其规格(尺寸、形状)有关,还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如环境温度(季节)、通风条件(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通风率)、安装密度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固态继电器或模块本身的体积以及散热器在设备中的安装空间是否与散热器的规格相匹配。
固态继电器/模块的冷却方法可分为空气冷却法和水冷却法。而风冷散热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暖气片(自然冷却)和风冷暖气片(风扇强制冷却)。一般固态继电器/模块的负载电流达到10A,必须配散热器。如果负载电流为40A或更高,则必须安装风冷散热器或水冷散热器。当模块用于负载功率大于15KW的负载时,建议使用合适的散热器,并在散热器和可控硅背板之间涂抹导热油脂,在冷空气中冷却。如果电流低于350A,模块被强制风冷却;如果电流大于400安,模块的冷却方式可以是风冷或水冷。
散热参考标准:固态继电器或模块的底板(与散热器接触的一侧)温度不得超过80℃..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建议在散热器的安装面上安装一个75°C的温度开关(带一对常闭触点),靠近固态继电器或模块的边缘区域(20毫米以内),然后将固态继电器或模块的控制信号与常闭触点串联。这样,当检测点温度超过75℃时,常闭触点会跳闸,切断控制信号,固态继电器或模块的输出端被强制闭合保护。一般情况下,如果固态继电器或模块安装在每相实际电流超过50A、安装密度高、环境温度高的地方,zui应采用温度开关进行保护,以确保固态继电器或模块的板在恶劣条件下底部温度不超过80℃。